2025-07-17

目標客群如何精準定位?鎖定客群五大關鍵,品牌必備技能看這篇

撰文:Jillian Cheng
製圖:Vetica Taipei

品牌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,關鍵在於能否準確掌握「對的人」。精準鎖定目標客群,不僅有助於理解顧客需求,更能打造貼近人心的品牌定位,目標客群除了需要掌握「對的人」,更要與「對的人」產生「共鳴」,這份情感連結將決定品牌是否能夠在市場中建立持久優勢。以下將從目標客群定位的核心概念、品牌技能與成功案例三大面向,深入解析精準定位目標客群的重要性。

一、什麼是目標客群?目標客群為何重要?

在品牌經營初期,有一位創辦人面臨一個關鍵挑戰:他的手工香氛品牌雖然品質卓越,但銷售始終平平。直到某天,他發現多數顧客來自35至45歲、注重生活儀式感的女性上班族。這項發現改變了一切,從那時起,他不再將行銷預算平均分配於所有通路,而是集中資源訴求此一特定消費族群的需求與喜好,銷售翻倍成長,也讓品牌找到自己的定位。這便是精準定位「目標客群」的力量!

所謂目標客群,是指品牌產品或服務最有可能產生購買行為的消費族群。它不只是人口統計學的分類(年齡、性別、收入),更關鍵的是這些目標客群的需求、生活型態、價值觀與行為習慣。品牌若能與這些顧客產生情感上的「共鳴」,便能建立更深層次的信任與忠誠度,進而讓品牌在顧客心中占據獨特位置。

品牌策略的視角來看,精準掌握目標客群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:

  1. 降低行銷資源浪費:清楚知道品牌該對誰說話,避免資源無效流失。
  2. 提升訊息溝通效率:鎖定正確受眾,讓品牌語言產生真正的影響力。
  3. 加速產品與服務優化:理解目標客群的需求與期待,能精準導入創新與改進方向。
  4. 強化品牌差異化定位:專注特定目標客群,建立難以取代的市場識別度。

因此,目標客群的識別不只是行銷戰術的基礎,更是品牌定位與長期發展的核心支柱,影響品牌整體的溝通語言、產品策略與品牌形象。

二、品牌定位這樣做才有效!掌握五大關鍵,精準鎖定你的目標客群

許多企業初始常誤以為產品適合所有人,卻因此忽略了目標客群的重要性。品牌顧問的角色,正是幫助企業透過策略性步驟,從模糊市場中找出「最應該說話的對象」,進而形塑品牌差異化的基礎。

以下五項關鍵品牌技能,是協助品牌精準鎖定目標客群的核心流程:

  1. 市場區隔分析(Market Segmentation):將市場切分為具代表性的小群體,依據心理特徵、行為模式、地理與人口統計特質等建構分類依據。
  2. 顧客需求調研(Needs Research):透過深度訪談、問卷與使用者觀察,掌握潛在客群的需求輪廓與痛點。
  3. 顧客旅程地圖(Customer Journey Mapping):描繪從認知到轉換的接觸歷程,辨識顧客在每個關鍵品牌接觸點的溝通機會。
  4. 人物誌設定(Persona Building):建立具象化的代表性消費者輪廓,讓品牌團隊能同理其生活樣態與決策邏輯。
  5. 品牌語言與視覺調性對位(Messaging & Visual Alignment):根據目標客群的語言偏好與美學傾向,建構一致且具辨識度的品牌溝通風格。

 

這五大技能並非單一作業,而是品牌策略中相互連動的環節。唯有將每一環節銜接到位,品牌方能精準對焦、進行有效溝通,真正與目標客群產生認知與情感上的雙重連結,進一步提升顧客忠誠度與品牌價值。

五大關鍵精準鎖定目標客群

三、目標客群成功案例分享:結合目標客群與品牌定位

案例一|EPED 醫百科技(重構目標客群後的品牌架構擴展)

EPED 醫百科技是精準手術導航系統與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領導品牌,原本長期聚焦於B2B市場,專注於腦部神經外科與牙科植牙領域的臨床應用,品牌過去的溝通語言與形象,主要面向醫療專業人士,強調技術功能與設備效能。

然而,隨著市場逐漸國際化、產品線擴展與多元化的應用場景,EPED 開始面臨未經疏理的品牌架構,而導致產品線混亂,無法有效對應不同醫療族群需求的挑戰。過去沒有區分「醫療Medical」與「植牙Dental」的「多產品線混合醫療」目標客群定義,所以難以支撐企業邁向全球市場與跨事業群發展的品牌願景。

品牌顧問團隊介入後,首先協助 EPED 重新盤點其品牌價值與使用者分層架構,明確釐清各業務領域中不同目標客群的使用情境、產品需求與決策考量。透過工作坊與競品分析將原先模糊的B2B市場,區隔為兩大清晰的利基市場:包含「醫療Medical」臨床導向的手術醫師群、技術導向的通路夥伴,以及產品應用延伸的「植牙Dental」牙科植牙診所、教學導向的醫學院。

在確立這些差異化目標客群之後,品牌顧問進一步引導 EPED 建構集團式品牌架構藍圖:以 EPED 為企業母品牌,底下分設 Medical(微創導航手術事業)與 Dental(植牙導航事業)兩大品牌軸線,分別對應各自的目標客群與應用場域,並透過一致的品牌識別系統維持品牌延伸的整體感。

同時,品牌顧問協助整合產品命名策略(如:RETINA, IRIS, SIMEX),並發展對應的視覺語言、產品形象圖庫與溝通架構,使品牌可在展場、官網、行銷素材中靈活切換不同場景與族群溝通,卻仍維持高度品牌一致性。

重構後的EPED品牌,不再僅止於「技術產品商」,而成為「推動醫療信賴與醫學教育進化」的國際品牌。品牌能夠在不同目標市場中進行差異化溝通,卻又同時放大母品牌的核心價值。這種「聚焦目標客群」與「擴展品牌能量」的雙軌運作模式,正是品牌顧問在策略導入中的關鍵成果,也讓EPED在全球智慧醫療市場中站穩腳步。

EPED案例連結

EPED 官網連結 – Medical

EPED 官網連結 – Dental

目標客群成功案例分享-EPED 醫百科技

案例二|星巴克 Starbucks(B2C民生消費市場)

星巴克在全球消費市場中的成功,在於對目標客群的深刻理解與長期經營。其主要受眾為25-40歲的都市上班族與重視生活品質的年輕族群,這些人期待的不僅是咖啡,而是一種可以暫時放鬆、享受生活的空間體驗。

星巴克便以「第三空間」的概念打造品牌體驗,從門市空間設計、點餐介面、語言語調到社群內容,皆圍繞著目標客群的生活節奏與情感需求,品牌語言親切、風格溫暖,強化了用戶對品牌的好感與忠誠度。

透過高度一致的品牌識別系統與連貫的客戶體驗,星巴克不僅塑造了清晰的品牌印象,更讓品牌在日常中自然融入消費者生活,與其建立深層的情感連結,這正是品牌與目標客群共鳴的最佳實例。

目標客群成功案例分享-星巴克 Starbucks

圖片來源:Pexels.com / Startbucks